但我突然意識到,12代i5的那套方案對于懂diy的用戶來說的確不錯,留有很大的升級空間,等著以后可以改造成一臺暢玩3A游戲大作電競游戲主機。但是這對于完全不懂電腦的小白,不會DIY,也懶得去折騰,買來電腦就是想舒舒服服的玩,那顯然就有點不太合適了。對于這類小白用戶他們基本不會關注硬件行業,也不會關注顯卡什么時候崩盤,一般都是電腦買回來用上好幾年連機箱蓋子都不曾打開過,等過了N年后覺得電腦性能實在不夠用了,直接就重新換一臺新的主機,而且這類用戶是占多數,當然其中也有會用戶愿意花時間來學習DIY硬件升級,或是請朋友幫忙升級,不過這都是少數。
 
如果我真的把第一套配置單給他,那他估計會一路用到淘汰,并不會發揮出那套配置應有的優勢。而如果他心血來潮想玩玩吃雞什么的,那核顯就應付不來了,完了還會說你配的什么爛電腦,花了那么多錢連個吃雞都玩不了。即便你給他說了你想法,估計他也不一定能理解,他可能會覺得很麻煩,買來電腦就是要直接用的,結果你還要讓他搞東搞西的,不給一次到位。(其實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想,的確是這么一回事)
 
如何組裝一臺最適合自己的電腦 實例裝機電腦配置需求分析及建議
 
所以我才會寫了第二套配置方案,cpu放棄了最新12代平臺,轉用10代i5-10400F。由于沒有核顯并且使用的是10代平臺,所以cpu和主板一下省了將近900塊。雖然i5-12400和i5-10400的性能相差比較大,但是對于上邊提到的這位用戶的需求來說,這兩個cpu的實際使用體驗根本沒有什么區別。而且i5-10400的性能也并不弱,即便是到現在也不會成為大型游戲的性能瓶頸。cpu是一個比較經造的配件,4年前的i5-8400放到今天也還是能用的,只要不是玩大型3A游戲都沒問題,而i5-10400F擁有6核12線程規格,以這位用戶的需求來看,用個四、五年是不成問題的,即便是以后想玩大型3A游戲也能撐得住。
 
如何組裝一臺最適合自己的電腦 實例裝機電腦配置需求分析及建議
 
顯卡選用的是GTX1650,選它并不是因為它性價比高,而是目前的顯卡價格真的沒什么可選了,雖然GTX1650算不上什么好卡,但是它的性能玩一些輕中度游戲還是可以的,像是吃雞、APEX、GTA5之類的都能跑的起來。用戶現在不玩大型游戲,不代表他將來不會玩,有個GTX1650撐著總歸是要比核顯強的多。
 
8G*2雙通道3200MHz內存,500G NVME固態硬盤,對于一般的用戶來說也就足夠了,后期最多就是加個硬盤存小姐姐之類的學習資料。
 
電源方面做了縮減,一是因為這套平臺的功耗并不高,不需要太高瓦數的電源,再就是考慮到該用戶并沒有后續配置升級的需求。
 
總結:如何組裝一臺最適合自己的電腦 實例裝機電腦配置需求分析及建議
 
上第一套10代i5的配置單性價比高,升級空間大,但是核顯性能弱,以后要加裝獨顯;第二套12代i5的配置性價比不高,但是對于特定需求的用戶來說使用體驗會更好。其實這篇文章主要不是寫配置單,而是提供給用戶裝機時選擇配件的思路。
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