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銳龍9000系列處理器已經上市,今天來和大家聊聊關于AMD處理器(AM5平臺)所搭配的主板型號及它們的區別。
 
 AM5主板有那些?X870/E、B850、B840、X670/E、B650/E、A650/A的區別
 
銳龍7000、8000、9000系處理器都使用的AM5腳位,所以只要是AM5插槽的主板,那理論上都是可以通用的。
 
AM5插槽的主板型號一共有這些:X870E、X870、X670E、X670、B850、B840、B650E、B650、A620、A620A。
 
理論上來說,只要是銳龍7000、8000、9000系的cpu,用上述這些主板都是可以兼容的,而這些型號的主要區別在于擴展性能及定位。其中X870E的擴展性能最好,定位于重度生產力、高端玩家(包括不差錢的土豪);B650屬于主流級定位,擴展性能要弱一些,不過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還是足夠用的。
 
AM5插槽的主板看起來好像有一大堆,但實際上可以將一些即將停產或是市面上很難見到的型號刪去。其中X670E和X670是隨著銳龍7000系處理器推出的,屬于上一代產品,目前現貨已經很少了,可以直接用X870E和X870取代;而B850和B840目前還未上市,也可以暫時去掉;然后就是A620A,這個型號市面上很難見到,可以直接刪去。
 
所以剩下來的AM5主板就只有這些:X870E、X870、B650E、B650、A620。

下表可以幫大家清楚的區分這些主板之間的區別
 
AM5主板有那些?X870/E、B850、B840、X670/E、B650/E、A650/A的區別
 
X870E、X870面向高端定位,其擴展性能最強;B650E、B650面向主流,擁有高性價比;A620定位入門,適合預算有限,對擴展性要求不高的用戶。
 
這里補充一下。X870系列的擴展性能和上代X670基本一致,主要區別在于X870系列標配了USB4及WIFI7,而X670系列則是選配,主要看主板廠商給不給了。至于B850則是B650的換代,其主要規格也都差不多,差別在于B850會標配PCIe 5.0的M.2插槽,而B650則不是標配。B840的規格則是很接近A620,都不支持PCIe通道的切分,也沒有PCIe 5.0,usb數量也和A620一樣。
 
主板型號選擇建議:
 
先來說說X870E和X870的區別,后綴帶“E”即表示強化版的意思,有“E”后綴的擴展性及規格上都要更好一些。X870E和X870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芯片組數量,它們雖然都是用的都是同樣的Promontory 21芯片,但X870E是用兩個芯片串在一起,從而使擴展性能翻倍,比如usb的數量是X870的兩倍,同時還增加了PCIe通道數量。
 
由于X870E擁有更多的USB及PCIe通道數量,所以就比較適合那些重度生產力用戶,如果你對usb擴展需求很高、超高速文件傳輸、或是不差錢的話,就可以考慮最頂級的X870E主板。
 
X870就比較適合你想要和X870E相同的用料等級,但并不需要那么多usb或PCIe的用戶。
 
B650系列則是適合絕大多數用戶選擇的區間,它的擴展性夠用,價格也親民。其中B650E和B650的區別主要在于對PCIe 5.0的支持不同,B650E是強制支持PCIe 5.0 x 16通道以及給NVME 固態硬盤使用的PCIe 5.0 M.2插槽。如果你對PCIe 5.0固態硬盤沒有剛需的話,那自然是選擇價格更實惠的B650了。(B650E的價格和X870差不了多少,非要用PCIe5.0固態硬盤的話,不如直接上X870了,X870不僅支持PCIe5.0 ssd,還支持USB4)
 
A620則適合對擴展性能沒什么要求的純游戲黨,不過以目前B650的售價來看,如果你的預算不是特別緊張,我建議直接用B650,畢竟B650多了對cpu超頻的支持,或多或少能白嫖一點cpu的性能潛力。
 
最后用一張表為大家總結一下這些主板的使用場景及匹配的cpu系列。

AM5主板有那些?X870/E、B850、B840、X670/E、B650/E、A650/A的區別
 
總結:AM5主板有哪些?X870/E、B850、B840、X670/E、B650/E、A650/A的區別
 
具體選擇什么型號的主板,還是要看你所用的cpu型號以及對擴展性的需求,文中給的表格只是大致的建議,比如雖然你用的是比較主流的銳龍7500F處理器,但是你對USB4有剛需,那理論推薦的B650就無法滿足你的需求了,你得往B650E上邊看。如果你對本文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拿不定注意到底改選哪個型號,可以留言或私信給我。
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