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內存而言,硬盤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也更為復雜。只要用過固態硬盤的用戶都知道.SSD的使用體驗比機械硬盤要好很多,可是在面對容量與價格的對比問題上,預算決定了很多人依然在使用機械硬盤的事實。也就是說,在容價比(容量與價格)方面,目前機械硬盤保持著領先的優勢,而且這個優勢可能還要延續一段時間。到底機械硬盤和SSD固態硬盤在各自的表現如何呢?
 
       機械硬盤價格平穩,用以數據存儲成本更低

SSD穩步降價 nvme固態硬盤也能買的起了

SSD穩步降價 nvme固態硬盤也能買的起了

 
       在容量問題上,機械硬盤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今年幾大機械硬盤巨頭廠商都推出了旗下10TB以上機械硬盤,因為充氦設計與疊瓦式磁記錄技術的結合,產品從速度以及穩定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西數發布全新機械硬盤技術,大約在2019年,西數可以出貨第一批搭載這項技術的硬盤,并保證存儲密度將超過4TB每平方英寸,在2025年的時候能夠生產出容量高達40TB的機械硬盤。
 
       另外,對于有大量重要資料需要多重備份的用戶而言,選擇機械硬盤更為妥當。價格相對便宜,可以多買幾塊容量相同的HDD來備份相同的內容;在穩定性問題上,因為機械硬盤的物理結構設計,只要避免摔、震,其他情況丟失數據還有辦法恢復大部分內容;技術改進讓機械硬盤更適合中小企業用戶、家庭用戶存儲大容量、分散性的數據資料,搭建NAS、數據中心等等,選擇機械硬盤成本也更低。
 
       固態硬盤持續降價,NVME SSD性價比漸長

SSD穩步降價 nvme固態硬盤也能買的起了

SSD穩步降價 nvme固態硬盤也能買的起了

 
       回顧固態硬盤2017年的市場情況,大家已經留下固定印象:漲價了!的確,這一年因為閃存貨源的問題,SSD以及其他使用閃存介質的存儲產品都漲價了,讓想升級SSD的用戶猶豫了。如今好消息來了,SSD已經開始慢慢降價,低價購買高性能SSD的愿望就要實現了。
 
       在SSD漲價期間,閃存廠商都在積極轉戰3D NAND的研發。如今,64層堆疊3D TLC閃存已經實現量產,據估計,明年3D閃存出貨的占比預計最高可達70%,也就是說今年的閃存供應不再像2017年這么緊張了,也就意味著SSD不會像現在這么貴了。在2017年臨近尾聲的時候,各大SSD廠商都推出了旗下3DTLC閃存新品,甚至是采用64層4bit的QLC閃存的SSD,更低價、更大容量。同時,主控廠商也沒閑著,伴隨著OLC、TLC關注度與討論度越來越高,針對QLC、TLC優化的低成本主控也上市了,并且應用到最新生產的NVMe M.2SSD上。
 
       說到NVMe M.2 SSD,這可是2017年固態硬盤廠商的重點。從速度上,NVMe M.2 SSD充分展現了優勢,在SATA3.0 SSD的基礎上實現了翻倍提速,這對于日常應用、玩游戲、視頻設訐等等都能實現效率的提升,也正是這一點吸引了用戶。另外,在3D閃存與低成本主控的優化磨合中,NVMe M.2SSD的成本也得到了控制,上市價格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越來越接近SATA3.0 SSD的售價,對用戶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進入2018年,有了豐富的閃存供應量,SSD價格可能還會更便宜,到時候就放心大膽地升級NVMeM.2 SSD吧!
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