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白來說,對電腦的硬件都不了解,但是又想自己組裝電腦,需要買什么硬件呢?怎么判斷硬件好壞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電腦的硬件組成和以及他們的類型參數!
 
組裝電腦最主要的部件有:CPU、內存、主板、硬盤、顯卡、顯示器、電源、機箱。那么在電腦城或是網上買組裝機時怎么判斷它們的好壞以及價格是否合理呢。下面一個一個來認識他們并給出購買時的建議。
 
CPU
 
中央處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是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CPU由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總線構成。差不多所有的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etch)、解碼(Decode)、執行(Execute)和寫回(Writeback)。CPU從存儲器或高速緩沖存儲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對指令譯碼,并執行指令。所謂的計算機的可編程性主要是指對CPU的編程。
 
平時我們所說的酷睿、奔騰(Pentium)、賽揚、閃龍等指的就是CPU,現在市場上的CPU主要以intel和AMD公司生產的為主。CPU價格從幾百到上千不等。
 
我們最主要關心的有以下幾項內容;
 
· CPU核數:CPU有單核、雙核、四核、八核、十六核等等,一般選擇四核或雙核就夠了,八核、十六核一般都是企業服務器使用的。

· CPU主頻:原則上主頻越高電腦運行速度越快,一般為1個多GB到3個多域,比如低端產品Intel賽揚G1610的核數為雙核、主頻2.6G,只需要200多塊,現在個人PC機一般沒人用了;而高頻的酷睿 i7為四核、主頻達3.6G。

· 散裝還是盒裝:散裝一般比盒裝便宜幾百,個人推薦買散裝就可以了。

· 生產工藝:有22納米、32納米、45納米、65納米,一般情況下生產工藝越低越好,但也不是絕對的。

· 是否有集成顯卡:以前的顯卡是集成在主板上,隨著制造工藝的發展現在都集成在CPU上,比如intel的i3 i5 i7和amd的 A系列 a4 a6 a8,如果買了帶集成顯卡的,那么不買獨立顯卡也可就可以用了,但普遍情況下要玩游戲的同學最好買獨立顯卡,這樣一來CPU是否集成顯卡就不是我們關心的了(如果CPU集成顯卡,又買了獨立顯卡,那么會自動切換使用獨立顯卡),我一般推薦自己配獨立顯卡,唯一的動畫片就是萬一獨立顯卡壞了,不帶集成顯卡的CPU就暫時不能用了,只能買一塊新的獨立顯卡,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內存

目前的內存品牌很多,不過好的不多,很多不是非常知名的品牌超頻能力不錯,不過一般用戶還是選擇知名度高的品牌,比如金士頓,海盜船,威剛等。其中金士頓和海盜船是終身保固。目前內存的技術比較成熟,價格也很透明,只要到比較正規的商家購買,基本上不會買到假貨。

內存的參數主要有:

1, 內存類型,DDR,DDR2,DDR3,不同類型的內存不可以混用,它們的插槽不一樣,一般要配合主板購買,目前主流的是DDR3型內存。

2, 內存容量,128MB,256MB,512MB,1G,2G,4G等,越大越好。目前256MB以下沒人用了,都是512MB以上了,現在買電腦最起碼要買2GB的,建議配置4GB。

3, 內存頻率,一般有333,400,800,1066,1333,1600,1800MHZ等,越大越好,目前主流的是800,1600的內存條。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主板

除了機箱,主板是主機部分最大的部件,它相當于一個容器,CPU、內存、顯卡等都裝在它上面。主板作為整機中的關鍵部件,不但決定著系統的穩定性,還決定著整個平臺的擴展能力、升級能力、超頻性能等。因此玩家們在裝機的時候,如何選擇主板就成為了“必修課”。

要裝一臺機器、要升級配置,我們都需要接觸主板。那么對于普通消費來說,應該如何選購主板呢?在了解主板之前我們需求對“芯片組”有個大致的了解,因為芯片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主板的性能。“芯片組”直接決定著CPU的接口、型號,內存的種類、頻率,有什么類型的擴展接口和背板接口,是否有多個PCI-E顯卡接口,以及各種接口的傳輸能力等等。

通常我們聽到的:Intel平臺的B75(入門級)、H77(中端級)、Z77(高端級)等;AMD平臺的A85(FM2接口主流產品)、A75/A55(FM1和FM2兩種接口)970(推土機主板)等都是芯片組。不同芯片組之間除了性能的差異,在平臺的支持方面也不同。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硬盤

硬盤是存儲媒介之一,可以永久保存數據,比如文檔、圖片、視頻等。市場的硬盤牌子主要有西部數據(硬盤上的牌子標示為WD,意思為Western Digital ),希捷(Seagate)以及三星、東芝的。硬盤最主要的是參數有:   

·         存儲容量:這應該是硬盤最主要的參數了。數值越大能存儲的東西越多,一般有500GB,1TB(1000GB),2TB(2000GB)以及更大的。我04年買的電腦硬盤是80G,現在由于大家放的數據一般都是電影、視頻啊,而且現在的軟件都是上百M的,網絡游戲更是幾十GB,很多東西都是特別大,所以現在買500GB也覺得少,建議買1TB或者更大。當然了,如果有同學說不玩網游,不下載電影,那么500GB就夠了,以后實在不行可以買移動硬盤(相對比固態硬盤貴)或者刻成DVD?,F在1TB的硬盤,普通點400塊左右就可以搞定了。

·         轉數:指每分鐘內最大的轉數,數據越大表明硬盤的轉數越快,尋找文件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盤的數度(但不是唯一)。普通PC機一般為7200rpm,也就是每分鐘轉可以轉7200轉;筆記本的硬盤轉數會低些,一般為5400rpm。

·         硬盤緩存:它是硬盤中的一塊芯片,存取速度很快,當然造價很高,它是硬盤內部存儲和外部接口的緩沖器,它的大小也直接覺得硬盤的速度,由于造價貴,所以它不可能很大,一般以幾十M為單位,如64MB、32MB、16MB、8MB,現在買的一般是64MB,所以不要被賣家忽悠了。

·         接口標準類型:硬盤接口是與主板間連接的部件,用于主機內存和硬盤緩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盤接口標準類型是影響硬盤和計算機連接的速度,在整個系統也直接影響數據存儲的數度。硬盤接口主要有:IDE、SATA、SCSI和SAS。目前市場上基本上沒有IDE的了,主要是SATA接口,SATA又分 SATA1.0(1.5G/s)、SATA2.0(3G/s)、SATA3.0(6G/s),后面帶的數據越高速度越快,推薦大家買SATA3.0的。

所以選擇硬盤時要盡量選擇存儲容量大、轉數高、硬盤緩存大、接口標準類型為SATA3.0的硬盤。當然要同時滿足以上要求價格估計會在700塊左右。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電源

雖然把電源拿到最后,但它也是影響電腦的很重要的因素。只不過它的參數比較少,主要是選好牌子和功率就可以了,電源不要買便宜貨,它也決定你以后系統的穩定性,小牌子、低功率可能會導致電腦重啟甚至啟動不了。

電源推薦大牌子的金河田、航嘉、酷冷至尊等,功率500w左右就可以了。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機箱

機箱沒有特別要求,外觀好看、輕點的就差不多了。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顯示器

最后一個顯示器了,顯示器也常常是電腦城宰人的地方,所以一定要看清了,一般都會用大尺寸來迷惑你。參數方面主要是尺寸大小、寬屏比例、接口類型。

尺寸方面,電腦的話個人覺得24寸夠大了,玩游戲、看高清電影爽。

除了尺寸,接口類型是比較關鍵的參數,顯示器比較常用的接口類型就是VGA和HDMI,VGA是最常見的,一般顯示器都是VGA接口,普通同學都可以滿足了,但如果你是搞攝影、攝像的那么HDMI接口是必需的,它提供更準備的顏色及高清支持,所以還HDMI接口的顯示器會更貴。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顯示器買了帶HDMI接口的,那么主板也一定要支持HDMI才行,否則僅僅顯示帶,那也是用不了的。

寬屏比例有16:9,16:10,21:9,這個看情況選擇了,一般16:9就可以了。

顯示品的價格1000塊左右就可以了。

小白看過來!組裝電腦必備的硬件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本來不在硬件范疇,但也提一下,選好硬件后賣家肯定要給你裝個系統才可以用,不然就是一堆廢銅爛鐵,現在流行win8,win7,一般都不用xp了。普通用戶更不要裝什么linux,除非你是linux愛好者。

總結:以上就是電腦的硬件基本知識,大家想要自己組裝電腦,一定要多了解這些知識,多比較,這樣才可以給自己省下錢又能買到性價比高的配置哦!大家趕緊學起來吧!
 
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