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硬盤以容量大、價格低的優勢通常被當做倉儲盤來使用,如今的機械硬盤分為CMR和SMR兩種,其中SMR就是大家常說的疊瓦式硬盤。下面電腦配置網就和大家聊聊關于CMR和SMR區別。
 
硬盤CMR和SMR有什么區別?SMR疊瓦式硬盤能不能用?
 
       一、LMR、PMR、CMR和SMR是什么意思?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捋一捋機械硬盤從開始到現在都經歷了哪些技術階段。
 
       最早的機械硬盤采用的是LMR技術,即水平磁記錄,因為磁性物質的密度小,單碟容量只有160G,導致硬盤容量非常有限,硬盤廠商也在不斷革新技術突破瓶頸。后來出現了PMR,即垂直磁記錄技術,該技術大幅提升了磁性物質的密度,單碟容量可以達到1.5T,因此LMR硬盤就逐漸被淘汰了。
 
       而PMR又進一步細分為CMR(傳統磁記錄)和SMR(疊瓦式磁記錄),從名詞定義上來看感覺很難理解兩者的區別,其實說白了CMR和SMR的最大區別就是容量密度不同,也就是磁道間距不同。
 
       注:雖然CMR和SMR都是從PMR里細分出來的,但實際上,一般都將PMR叫做垂直式技術,SMR叫做疊瓦技術。
 
       二、CMR和SMR區別及優缺點
 
       先來看一下CMR和SMR的示意圖
 
硬盤CMR和SMR有什么區別?SMR疊瓦式硬盤能不能用?
 
       圖中上半部分是CMR,下半部分是SMR,藍色條代表磁道、綠色條代表讀磁頭(寫入磁頭和藍色的磁道同寬)
 
       1、CMR
 
       CMR傳統磁記錄在磁道之間留出了一定的間隙,以避免不同磁道之間的數據干擾,不論寫入還是讀取,磁頭都是從磁道上方經過,完成讀寫的操作。它的優點是在寫入數據的時候不會出現其他多余的操作,寫入速度快、硬盤壽命長;缺點就是單碟容量低,因為CMR在磁道與磁道之間留了一定間隙,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吧。
 
       2、SMR
 
       由于CMR在磁道之間的安全距離讓磁盤的容量有了上限,于是廠商就把磁道的距離拉近讓一部分重疊起來,從而在盤片上容納更多磁道,這就是SMR疊瓦式磁記錄。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寫入磁頭要比讀取磁頭的刷過面積大,就會導致寫入數據時下一條磁道的數據會被擦除,需要先備份下一條磁道的數據,但是在寫入下一條磁道數據時,又會擦除下下一條磁道的數據,解決辦法是每隔一部分磁道設置一塊安全距離,并采用大容量的緩存區來放置數據,所以一般SMR硬盤的緩存容量都比較大(通常在128M以上)。
 
硬盤CMR和SMR有什么區別?SMR疊瓦式硬盤能不能用?
 
       SMR的優點顯而易見,其單碟容量更大,這樣廠家的生產制造成本就會下降,同容量的情況下價格要比CMR硬盤便宜。缺點是當硬盤存放了較多的數據之后,即使是微小的數據改動,也會反復遷移扇區內的數據,這不僅會影響寫入速度,同時還會加速盤片和磁頭的老化,數據存放的風險也就增加了。(讀取速度基本不受影響,由于SMR將磁道間的距離拉近了,磁頭移動距離變短,如果是相同轉數的情況下,SMR的讀取速度甚至比CMR更快)
 
       三、SMR疊瓦式硬盤能不能用?CMR和SMR該怎么選?
 
       雖然SMR有其自身的缺點,但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影音倉儲、數據歸檔這些連續且少量的擦寫操作需求,用價格更實惠的SMR硬盤完全沒什么問題。
 
       而對于工作盤、游戲盤、系統盤等需要頻繁擦寫的操作,自然是用CMR硬盤更合適了。
 
       相關閱讀:怎么看機械硬盤是不是SMR疊瓦式?
 
       總結:硬盤CMR和SMR有什么區別?SMR疊瓦式硬盤能不能用?
 
       對于CMR和SMR怎么選擇的問題,我個人的建議是盡量選擇CMR硬盤,但也無需過于抗拒SMR硬盤,雖然SMR硬盤的壽命相對較短,但是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日常的讀操作遠遠要大于寫操作。
裝機